跳到主要內容

Memory Barrier in Lock API


由於現今 CPU 與編譯器俱備各種強大的最佳化機制(speculative execution, ALU/LSU pipelines, cache...),使得程式在執行時,並不像程式設計師在 source code level 看到那樣地循序執行。一般情況下,這不會有問題,因為 CPU 通常只會對"獨立的"指令進行重排,但是當我們是在 multi-core 的情況下,就不是這麼顯而易見了。

今天想談一個 memory barrier 的典型應用,當作是...嗯,為研讀 CPU spec 作點整理。

考慮一個情況,現在我們要設計一組 lock/unlock 的 sync API,作為 multithread 的資源同步機制。在沒有 pthread 或其他 OS system call 可用的情況下,我們要如何實現呢?

底下是一個簡單的作法:

struct L {
        volatile atomic_t flag;
};

void lock_init(struct *L)
{
        L->flag = 0;
}

void lock(struct *L)
{
        while (1) {
                // if L->flag == 1, atomic_test_and_set does nothing and return 0
                // else set it to 1 and return 1
                if (atomic_test_and_set(L->flag, 1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}
}

void unlock(struct *L)
{
        atomic_set(L->flag, 0);
}

void task0(void)
{
        while (1) {
                lock(&list_lock);
                do_somthing(&shared_list);
                unlock(&list_lock);
        }
}

void task1(void)
{
        while (1) {
                lock(&list_lock);
                do_other(&shared_list);
                unlock(&list_lock);
        }
}

這邊假設 L->flag 的設值與讀取都是 atomic ,並且也以 volatile 修飾,所以不用擔心編譯器的最佳化造成讀到暫存器中的值。乍看之下,似乎達成了我們的基本需求,但是這樣的實作很可能會不定時發生錯誤。

正常流程如下:
  1. 由 task0 拿到 lock 
  2. task0 開始對 shared_list 作更動
  3. 作完更動後,task0 呼叫 unlock 
  4. task1 發現 lock 可獲得,抓到lock
  5. 對修改後的 shared_list 作修改
但是若 CPU 俱備 out-of-order execution 的能力,很有機會變成:
  1. 由 task0 拿到 lock 
  2. task0 開始對 shared_list 作更動
  3. 作完更動後,task0 呼叫 unlock 
  4. step 3中,task0 對 shared_list 的更動尚未生效
  5. task1 發現 lock 可獲得,抓到lock
  6. 對修改到一半的 shared_list 作修改
  7. 錯誤,或 crash...programmer debug 一個禮拜還找不出原因...-_-
這就是 memory barrier 登場的時候了。memory barrier 依據 CPU 有不同特性與分類,但一般可以想成,在 barrier 之前的CPU 指令會保證比 barrier 之後的指令先完成。所以我們只要在 lock/unlock 前後增加 memory barrier 指令,便可保證對 resource 的修改會先於 flag 或 flag 的修改會早於讀寫 resource。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void lock(struct *L)
{
        while (1) {
                // if L->flag == 1, atomic_test_and_set does nothong and return 0
                // else set it to 1 and return 1
                if (atomic_test_and_set(L->flag, 1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emory_barrier(); //require before access to protected resourc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}
}

void unlock(struct *L)
{
        memory_barrier(); // make sure access to protected resource have completed
        atomic_set(L->flag, 0);
        memory_barrier(); // make sure update L->flag before wake up other task
}

是不是覺得很麻煩呢?嗯,第一次看到需要使用 memory barrier 時,也是覺得非常違反直覺,好像是為了讓 CPU 滿意,所以要額外增加給 CPU 的指示,不然就會與原本邏輯不同...但是為了善用各種強大的 CPU 最佳化機制,我們只好時時注意可能的抽象洩漏啦~幸運的是,r絕大部份需要用到 memory barrier 的地方,OS 或 library 都幫我們作掉了(cache 操作、sync API、MMU、interrupt)。但是如果你是負責這個部份的移植,或是要實作類似的機制(自訂的同步機制)...嗯,那就...大家共勉之~ :-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誰在呼叫我?不同的backtrace實作說明好文章

今天下班前一個同事問到:如何在Linux kernel的function中主動印出backtrace以方便除錯? 寫過kernel module的人都知道,基本上就是用dump_stack()之類的function就可以作到了。但是dump_stack()的功能是如何作到的呢?概念上其實並不難,慣用手法就是先觀察stack在function call時的變化(一般OS或計組教科書都有很好的說明,如果不想翻書,可以參考 這篇 ),然後將對應的return address一層一層找出來後,再將對應的function名稱印出即可(透過執行檔中的section去讀取函式名稱即可,所以要將KALLSYM選項打開)。在userspace的實作可參考Jserv介紹過的 whocallme 或對岸好手實作過的 backtrace() ,都是針對x86架構的很好說明文章。 不過從前面兩篇文章可以知道,只要知道編譯器的calling convention,就可以實作出backtrace,所以是否GCC有提供現成的機制呢?Yes, that is what __builtin_return_address() for!! 可以參考這篇 文章 。該篇文章還提到了其他可以拿來實作功能更齊全的backtrace的 程式庫 ,在了解了運作原理後,用那些東西還蠻方便的。 OK,那Linux kernel是怎麼做的呢?就是用頭兩篇文章的方式啦~ 每個不同的CPU架構各自手工實作一份dump_stack()。 為啥不用GCC的機制?畢竟...嗯,我猜想,除了backtrace以外,開發者還會想看其他register的值,還有一些有的沒的,所以光是GCC提供的介面是很難印出全部所要的資訊,與其用半套GCC的機制,不如全都自己來~ arm的實作 大致上長這樣,可以看到基本上就只是透過迭代fp, lr, pc來完成: 352 void unwind_backtrace (struct pt_regs * regs , struct task_struct *tsk) 353 { 354 struct stackframe frame ; 355 register unsigned long current_sp asm ( "...

淺讀Linux root file system初始化流程

在Unix的世界中,file system佔據一個極重要的抽象化地位。其中,/ 所代表的rootfs更是所有後續新增file system所必須依賴前提條件。以Linux為例,黑客 Jserv 就曾經詳細說明過 initramfs的背後設計考量 。本篇文章不再重複背景知識,主要將追蹤rootfs初始化的流程作點整理,免得自己日後忘記。 :-) file system與特定CPU架構無關,所以我觀察的起點從init/main.c的start_kernel()開始,這是Linux作完基本CPU初始化後首先跳進的C function(我閱讀的版本為 3.12 )。跟root file system有關的流程羅列如下: start_kernel()         -> vfs_caches_init_early()         -> vfs_caches_init(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> mnt_init(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> init_rootfs(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> init_mount_tree()         -> rest_init(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> kernel_thread(kernel_init,...)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mnt_int()中的init_rootfs()與init_mout_tree()。init_rootfs()實作如下: int __init init_root...

kernel panic之後怎麼辦?

今天同事在處理一個陌生的模組時遇到kernel panic,Linux印出了backtrace,同事大致上可以知道是在哪個function中,但該function的長度頗長,短時間無法定位在哪個位置,在這種情況下,要如何收斂除錯範圍呢?更糟的是,由於加入printk會改變模組行為,所以printk基本上無法拿來檢查參數的值是否正常。 一般這樣的問題會backtrace的資訊來著手。從這個資訊我們可以知道在function中的多少offset發生錯誤,以x86為例(從 LDD3 借來的例子): Unable to handle kernel NULL pointer dereference at virtual address 00000000 printing eip: d083a064 Oops: 0002 [#1] SMP CPU:    0 EIP:    0060:[<d083a064>]    Not tainted EFLAGS: 00010246   (2.6.6) EIP is at faulty_write+0x4/0x10 [faulty] eax: 00000000   ebx: 00000000   ecx: 00000000   edx: 00000000 esi: cf8b2460   edi: cf8b2480   ebp: 00000005   esp: c31c5f74 ds: 007b   es: 007b   ss: 0068 Process bash (pid: 2086, threadinfo=c31c4000 task=cfa0a6c0) Stack: c0150558 cf8b2460 080e9408 00000005 cf8b2480 00000000 cf8b2460 cf8b2460        fffffff7 080e9408 c31c4000 c0150682 cf8b2460 080e9408 00000005 cf8b2480       ...